首先,冬候鸟中有许多是涉禽和游禽。其次,对于许多候鸟来说,开放水域提供了迁徙途中所需的越冬和繁殖场所。而且,这些地方还能成为候鸟的专属餐桌,有些鸟类还需要特定类型的水域栖息地,例如白鹭的水中沙洲“白鹭洲”、勺嘴鹬依赖滩涂越冬,蓝翡翠钟爱的红树林。
所以,能引来候鸟的水域,往往也美丽动人、别具一格,其中,湖泊又是最重要的。
关于冬候鸟,住在洞庭湖湖畔的小伙伴可能有比较深刻的感触,毕竟洞庭湖是飞鸟的“前哨站”:洞庭湖位于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繁忙的一条: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洞庭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吸引了纷至沓来的鸟儿,有的向南,继续循着温暖而去,有的向北,向着广阔的天地奔走。
和洞庭湖一样,鄱阳湖也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这条路线上几乎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也是中国真正的“候鸟天堂”。
她的特点是“洪水一片,枯水一线”。鄱阳湖冬季水量干枯稀少,形成星罗棋布的碟形湖反而给候鸟提供了绝佳的繁育环境,候鸟可以在浅水轻松的捕猎,在水域围绕的小洲筑巢,在芦苇中轻易隐藏身形来歇脚。每年,在这里越冬的各种候鸟最多可达70多万只。
不知道在比较冷的地区的小伙伴有没有好奇过,鸟儿似乎在冬天应该向着温暖追去,自己身边的候鸟却不少?
是的!寒冷虽然是威胁生命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鸟儿并不畏惧,它们大多数可以长出厚厚的羽毛,还可以通过运动来进行体温调节,必赢app因此并不特别怕冷。夏繁殖季面临着巢位与食物资源的强烈竞争,天敌也将对雏鸟虎视眈眈;而冬季,这些生存困境都将一一消失。
候鸟不仅青睐高纬度寒冷地区,同样也青睐高海拔寒冷地区,不过低纬度寒冷地区还能带来更长的日照时间,有利于候鸟寻找食物和育雏。
所以在12月,一个封闭的蓝水晶世界:赛里木湖,将由鸟儿像画龙点睛一般,一笔将风景写活,为冬天增加一丝暖意。远方的游人和远方的来客,多适合在此刻打个招呼。
如果只有大面积的水域,没有岸边的植物和丰富的物种,候鸟是无法生存的。候鸟需要被水环绕的地方栖息做窝,进行育雏,从这一点来说,沼泽比湖泊还更有吸引候鸟的天赋。虽然对于人类来说,“沼泽”更像是生命禁地,但这里才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乐园。
观察一片湖泊中的鸟儿,也许你的目光第一瞬间会被优雅的长腿或长翅膀所吸引:舒展翅膀的丹顶鹤、脖子比心的大天鹅、跋涉万里而来疲惫的大雁,这些游禽和涉禽的优雅都深深吸引着你。
如果你喜欢长腿的鸟儿,不如考虑一下有浅水覆盖的沼泽湿地。比如在四川凉山,布拖乐安湿地是少有的吸引了黑鹳的湿地,因为她的种类很特殊: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她处于大、小凉山分界地带,是一个“坝子”。她不是某个湖泊,而是一处洼地,由于地势低,周围的涓涓细流才会由四面八方的山上缓缓而来,汇聚在这里。
这里年均气温仅19℃,所以大量沉积着的水草、浮游植物、鸟粪在缺氧环境下没能充分分解,而是碳化形成泥炭,所以水比较浅,滋养了肥美的鱼虾,成为了鸟类天堂。
黑鹳还青睐一个地方:北京。这种号称“国一三剑客”的鸟儿,在北京周边、天井、石家庄都有出没。天津的七里海、北大港、曹妃甸湿地甚至迎来过一群更加金贵的鸟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每年,当地政府和志愿者都会提前改善生态,并为这群长途跋涉、饥肠辘辘的鸟儿投食。
北方对于候鸟越冬来说最重要的沼泽湿地可能就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湿地。她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
她位于中国冬候鸟迁飞的中部路径上,哪怕放眼世界,它也是全球极为罕见的,位于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的多功能湖泊,是白鹭、草鹭、苍鹭、夜鹭的重要家园 。
河流入海口处往往会因为河流携带的泥沙和潮汐浪涌的推力形成入海口三角洲滩涂,这里也是候鸟的家园。
例如颜色最艳丽的辽河三角洲滩涂。这里还有一个名字:红海滩,红色是碱蓬草,在秋冬会变得鲜红。这里盛产美景与河蟹,同时还是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也是世界珍稀鸟类黑嘴鸥的主要繁殖地。
如果你想要捕捉“肥啾”的身影,最好寻找有遮蔽物的地方。你的目光应该投向岸边的芦苇或灌木丛,这些遮蔽物往往自称天地,别有风情,堪称最美丽的生命风景。
例如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滩涂,这里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翅羽多时可称隐天蔽日。
这里有一丛丛、一簇簇芦苇连绵成海,其中有无数的“肥啾”在芦苇中短暂安家,如果漫步其间,耳畔就能有鸟鸣啁啾,嘤嘤成韵。
这里的冬候鸟以雁鸭类为主,它们以嫩芦根为食,茂密的芦苇荡自然就成了它们的“大食堂”,水上是它们成群追逐嬉戏的游乐场。黄河也是候鸟的母亲河,从源头到入海,黄河一路滋养着不同的远方来客,温柔宽厚。
冬季格外建议去观赏“肥啾”,因为小型鸟类也要“贴秋膘”积攒热量迁徙,同时,为了御寒,它们也会把羽毛竖起,在羽毛下面长出新的绒羽,所以格外“毛绒绒”。
如果东北的小伙伴喜欢“万鸟翔集”的场面,也可以考虑一下鸭绿江口:这里有最著名的成千上万只鸟儿同时飞越鸭绿江口的“鸟浪”名场面,虽然“鸟浪”一般在春季发生较多,但冬季是“鸟浪”的主要组成成员:鹬群,觅食修养的时间。它们在海滩上挖螃蟹,俏皮可爱;同样也会在冬季“万鸟齐飞”,蔚为壮观。
例如“不可被替代的珍稀候鸟栖息地”,长江和黄河共同孕育出的中国第一块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江苏盐城黄海湿地滩涂。
她拥有太平洋西海岸及亚洲大陆边缘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连续分布淤泥质潮间带滩涂,拥抱了20万至30万只冬候鸟,孕育了勺嘴鹬、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濒危候鸟。同时,一望无际的滩涂拥有辽阔无边的天景和落日,飞鸟点缀其中。
也许“飞鸟与鱼”对人类来说是一场无望的痴恋,但海鱼对于飞鸟来说可是一场愉快的盛宴啊!更别说沿海滩涂中同样会有种类丰富的昆虫和植物。
并不是所有的候鸟都会选择水域,比如猛禽,乌苏里江、鸭绿江的冬候鸟金雕,食物以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和小型鸟类为主,还会捕食狍子,它的巢穴就会位于接近山林的峭壁上,以便补充食物。
但位于辽宁大连旅顺口的蛇岛,却是猛禽越冬重要的栖息地。这里总面积约1909.35公顷,拥有完善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因为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拥有猛禽筑巢所需的峭壁和洞穴,所以这里吸引了包括苍鹰、金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数十类猛禽。
南部的临海红树林则有条件成为南迁避寒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有些地方的“海岸卫士”红树林甚至已经变成了“白鹭林”,因为有大量的白鹭在其中筑巢繁殖。
珠海、惠州、深圳、海南,这些地方的红树林都有大量的候鸟栖息,是天然的屏障,也是候鸟的食堂。红树林是陆地和海洋重要的过渡地,为多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营养物质和保障场所。底栖动物是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候鸟的食物,而飞鸟也将反哺红树林以生态平衡。
[7]长江口湿地 大都市旁一隅滩涂 变化中的鸟类庇护所.中国国家地理.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