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分类
必赢app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成果获国际认可

  想必说到沙漠,你脑海中的画面又干又燥,满眼沙黄。但眼下,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近日,三大国际机构对我国在沙漠治理方面的努力与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可真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在这个面积达到33.7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沙漠中,曾经的无边黄沙,如今已经披上了“绿围脖”。 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已实现全面锁边,成为了对抗沙漠化的重要屏障。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尔语中被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它的广阔和严酷,使得治沙工作难上加难。沙漠的扩展不仅威胁着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更是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

  站在这样一个庞大且变化多端的沙漠背景下,各种挑战扑面而来。新疆往往成为沙尘暴的重灾区,气候的干旱、必赢注册风沙的猛烈以及水资源的稀缺都是极大的考验。治理这样的大沙漠,真是颇具挑战,更何况周边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稀少,这一切都为工程建设增添了重重困难。

  不过,过去40年间,新疆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成功建设了一条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如今,剩下的285公里空白区正是治沙工作的重点区域。 新疆在每年的中央政策支持下,专门划拨10亿元专项资金,确保新增防沙技术项目的顺利开展,显示出国家层面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与决心。

  令人振奋的是,11月28日,位于和田地区的于田县成功实现绿色防护带的“合龙”。这段时间内,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可以看到,冥冥之中,大量植被在这一片沙漠中扎根生长。绿色的地方越深,意味着生态治理越成功,十余年间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当地人民数十年的辛勤付出。

  在这一伟大事业中, 新疆采用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治沙方法,结合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和光伏治沙等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选用盛产的玫瑰作为生物治沙的主要植被之一。这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农民增添了致富的新途径。必赢注册

  除了玫瑰,红柳和梭梭以及寄生于其上的肉苁蓉等沙生植物的种植,也为沙漠治理开创出了一条新路。如今,以“于田模式”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快速崛起,必赢注册沙区特色经济植物种植面积已达184.5万亩,沙生作物加工、贮藏和运输产业链也在蓬勃发展。

  作为中国在全球荒漠化防治方面的生动缩影,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成果,是我们国家不懈努力的结果。在国际舞台上,沙漠治理成果频频得到认可,我国的科技和经验也在不断扩展到世界各地,与其他国家共同面对这一挑战。

  通过这些年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我国不仅接受了荒漠化治理的挑战,还在传播和分享相关成功经验。并且在国际场合中积极发声,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在荒漠治理方面的决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期召开,把荒漠化的议题带到更广阔的层面,为全球的生态治理寻求共识和行动。对于未来,我国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荒漠化防治工作,造福人民、保护环境。

  展望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化成果,不仅是中国生态建设的一次里程碑,更是全球应对荒漠化挑战的希望所在。随着治理工程的不断深入,期待着那片广袤的沙漠能够生机勃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8-2024 必赢(bwi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